眾所周知,新勢力品牌因新能源盛行而興,把各種傳統老牌車企打了個措手不及。別說是兩田和大眾了,就連德系豪華御三家BBA都反應好久才開始準備應對??墒?,晚起的鳥兒沒蟲吃?;蛟S是因為財力和技術,又或許不舍得砍掉燃油車時代的各種“搖樹”平臺或車型,導致BBA的電動化進程都慢半拍。

于是我們可以看到,有網友毫不留情地評論:BBA成了新能源場的“雜牌”!更有某地奧迪經銷商打了大尺寸的橫幅:奧迪也有純電新能源。這就意味著在新能源時代,BBA這些以前的豪強就此一蹶不振了嗎?倒也未必。如果朋友們有關注每月新能源車的銷量,便可發現2月新能源轎車銷量榜單上,寶馬i3(圖片|配置|詢價)勉強擠進了第5名,取得的銷量是640輛。

這里先說說這個數字的概念。你如果把它跟什么秦漢之類的相比,自然是不及它們的三四分之一的,但如果橫向比較的話,你也許會驚嘆它的成長速度:9月該車的終端銷量僅有260輛,到了0月漲到47輛,月直接硬生生沖到3394輛!終于,到了2月,寶馬i3月銷量沖破六千大關,與級別類似的蔚來ET5之間的差距,縮小到400多輛。

可能提到寶馬i3,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“油改電”,此前的文章里我們也比較詳細地分析了油改電車型的劣勢:續航差、空間不合理、配重不平衡……盡管有說法稱,寶馬i3采用的平臺并非傳統“油改電”而是“油電共線”,但圍繞寶馬i3的爭議卻也是實打實的。首先,網友們的吐槽多集中在儲物空間的設計不合理、容量小等方面,對用車造成相當多不愉快的體驗。另外,從網友的其他方面反饋中還可以知道,寶馬i3還存在著中控屏設計不合理、語音識別不準確、靜謐性不佳等多個問題。

可即便是這樣,寶馬i3在剛上的時候,還有底氣把售價定到34.99萬元。在這一等級的價位里面,如果想買一輛新能源車,可以買到頂配的比亞迪漢和海豹、裝了FSD智能駕駛的Model 3、又或者極氪00、蔚來ET5……可的其他產品太多了,而且不管設計、配置或者動力和能耗上都更有優勢,那你說有啥理由不它們呢?如果只是為了那個BMW的標志,有點說不過去吧,畢竟30多萬可以買到中配的燃油版3系了!

好了,到這里一切就已經變得很明朗了。大幅度的優惠刺激了寶馬i3的銷量,反觀此前,i3的銷量一直不佳,到底還是因為性價比低。不過呢,一味地降價、優惠終究不是長久之計。一輛20多萬的寶馬純電車,可以讓人忽略掉它基于油改電、空間不合理、靜謐性不佳的眾多缺陷。

但隨著用戶日益理性,這樣提振銷量的手段終究不會長久。畢竟關于這款車的投訴,可沒有隨著銷量的提升而下降。所以車企們還是得當心,產品力不行的話,是會直接影響到品牌力的。對于寶馬i3,你有什么不一樣的看法?